前進新加坡:新生活的三個月心得

by Emma Chen

最近來新加坡工作與生活正好三個月啦!時間過的真快,三個月是個不長也不短的時間,從一開始的租房、辦工作簽證、開銀行帳戶、搬家、開始工作、甚至是到東南亞幾個國家出差……一切也算是慢慢步上軌道,也開始慢慢建立生活規律。趁著年假前來記錄下,這段時間搬來新加坡後印象最深刻的三個面向。

Source: https://pixabay.com/

社會:數位基礎建設完整,一切都在規劃中!

從台灣搬過來新加坡生活與工作,整體流程算是相對容易與順暢。所有需要辦理的程序,網路上都可以查詢的到要求或是規則,租房時也是公版制式的租約條款,再加上整個新加坡政府與各種服務的數位化程度很高,水電瓦斯、電話/室内網絡都可以透過 app 線上申辦與查詢,整體 UI/UX 體驗也都很好。只要有了 Singpass (類似數位身份證)之後,從開銀行帳戶到申請信用卡,都可以在 digital banking app 上完成。

住宅的環境也充分展現了新加坡完整的政府規劃。區域規劃上,在附近數個政府組屋 (HDB:Housing & Development Board)與 Condo 的走路範圍内,一定會有個小公園、跑步的步道、小販中心(Hawker Centre)、與 1-2 家的超市,住宅區的機能與規劃讓生活相當方便。

新加坡人很習慣依據政府的規範做事,而生活中大部分的事物也都在政府的規劃内。例如在新加坡要買車需要購買持有証 (Certificate of Entitlement (COE)),每 10 年要重新購買,但每次更新都須重新繳費。根據朋友的分享,現在一張車證要將近 10 萬新幣 (約 230 萬台幣),跟一臺車一樣貴!養寵物也需要領証,然後每隔幾年政府組屋 / Condo 要固定清洗大樓外墻與重拉管線;連租屋的合約也有規定,室内冷氣每 3 個月要清洗一次,退還租房時還要附上所有洗冷氣的收據。最大的心得就是只要政府有規定的事情,新加坡人就一定會遵守政府的規定照著做,但如果沒有規定也大多不會多做。

Source: https://pixabay.com/

工作:International! 各國人才都可以一起工作

新加坡整體而言是個很依賴外來人口支撐起社工與經濟的地方。目前全國人口約有 560 多萬人,~70% 是常住人口 (公民+永久居民),另外 ~30% 則都是外來人口,包括領各類工作簽證 (Work Passes)的人,從高階到低階的工作都很仰賴外來人口。英文也是通用的主要工作語言;常住人口中約有 ~75% 的華人,所以在平常生活講中文大多數也都可以溝通,甚至是在小販中心還可以說台語。

現在公司工作的同事很十分的國際化,美國、法國、英國、荷蘭、印度、中國……等都有,當然也包含這裏最常見的印尼、馬來西亞、與當地的新加坡人。跟中國以及台灣的工作文化相比,目前覺得新加坡算是更 work – life balance 些,一方面可能是歐美人夠多,所以整體而言會比較重視下班後的時間,另外新加坡也沒有在中國内捲的這麽嚴重,同樣的工作或是職級,薪水也會比台灣好些,但考量生活水準下就不一定了。

目前感受到新加坡工作的溝通文化偏向有話直説型,大家講話也稍微快一些。有很多當地的用語也在習慣中,聽不懂的事情就只能多問與微笑帶過。學到一個很方便的回話方式就是 ”Can!”,簡單明瞭,連 Amazon 進軍新加坡都有用 Can 來做廣告。

Amazon Singapore 2022 年的廣告:Can!

生活:租屋好貴!吃的東西既多元又單一!

新加坡是在COVID-19 疫情之後,亞洲其中幾個最早開放的國家之一。隨著 2022 年後大量資金與人才從中國、香港、甚至是其他國家轉移過來,2022 年中之後的房價大漲一波,租房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,平均應該有漲了 30-50%。聼當地房仲說,主要是供給都失衡:

  • 建案房子數量供不應求:因爲過去兩年疫情關係建設的工人不能進來工作,所以政府組屋與 Condo 房子的建案都延後完成。
  • 需要租屋的人口增加:除了因爲等待房子蓋好的住戶需要先租房外,原先跟父母同住的年輕人在居家辦公後也需要更多私人空間而搬出,邊界開放後搬入新加坡工作的人也變多。

總之在 2022 下半年找租房時,基本上是完全的賣方市場,是房仲/屋主在挑房客,從性別、薪水、職業、國籍都要被問一輪,然後沒有收到房仲回復算是常態,要抓網路上刊登的 1-2 小時内的房源,立刻約房仲看房,跟在搶演唱會的票一樣。以一個 1B1B (一房一衛)約 10-15 坪大小的房子來説,新加坡每個月的租金大概是臺北市大安區同樣大小每個月價格要 3-5 倍!雖然來新加坡工作薪水有所提高,但因爲租屋成本變高,反而不一定能存下跟臺北工作時一樣多的錢。

另外,這裏的人蠻少下厨的,因爲在小販中心(Hawker centre)吃飯太方便了,在住宅區步行距離 10-15 分鐘内應該都可找到小販中心,一份餐從 5-12 新幣不等,簡單吃個海南鷄飯或是魚蛋麵也可以過一餐。每個小販中心大小不一,從基本的 20 多個攤販,到觀光型的小販中心(例如:老巴刹、麥士威)應該有 50-80+ 以上的店家。每個小販中心基本上都有各類東南亞食物,包括經濟菜飯(類似台灣的自助餐)、麻辣燙、印度拉餅、椰漿飯、海南鷄飯、蝦麵、西餐(類似台灣的夜市牛排)都有個 1-2 攤,但每個小販中心的差異性其實並不大,有時的確會覺得吃來吃去都是類似的東西,好想念台灣夜市啊!另外,在新坡外食非常難吃到青菜,因此有時還要靠吃泡麵來自己燙些青菜來吃。

小販中心常見的經濟菜飯

結語

雖然新加坡一直以來,是被認為相對與台灣文化與環境有相似的地方,但自己搬過來之後,無論是工作上抑或是社會文化上,都還是有需要花時間再適應的地方。另外,在習慣台灣住商混合的環境以及深夜滿滿的宵夜選擇後,都覺得在新加坡這個晚上沒有很多夜市選擇的地方,都要變健康了!

未來也計劃會在新加坡待一段時間,也會持續分享更多新加坡的生活還有職場觀察與心得!大家如果有想要看的主題,也歡迎留言給我!

You may also like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