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 年閲讀回顧:買了哪些書、看了多少、學到了什麽

by Emma Chen

從 2018 年起開始使用 KOBO 的電子閲讀器,入手款用的是 Kobo Forma (已絕版),去年家中又多買了一臺 Kobo Libra 2 一起使用。開始使用電子閲讀器之後,買書與看書的摩檫力大幅下降,再加上 KOBO 每個禮拜的 一週99書單,讓嘗試不同種類書的類別的試錯成本降低,有時因爲書名看起來有趣、或是覺得可能有機會翻一下就買下來,所以買了也看了比預計中多的書。

買書統計:2022 年買了 147 本書

2023 年的新年心血來潮的盤點了 Kobo 目前爲止買的所有的書,從 2018 買了 2 本、2019 買了 51 本、2020 買了 52 本、2021 買了 71 本,2022 年大爆發的買了 147 本!刷卡消費記錄顯示 2022 年花了大約 14,500 元在電子書上,其中 99 元買了約 50+ 本/約 5,000 元,剩下幾次大筆的批次消費,則分別在 6 月、8 月、及 9 月,應該是在有年度促銷活動或是有折價券時的購買。

除此之外,還是有買了 10 多本的實體書,但主要原因都是因爲沒有電子書才會考慮買實體書,包括一些原文書、或是年代比較久遠的出版書,基本上已經是電子書為優先的閲讀習慣了。最近一次在搬家時,感受到了買電子書的優點,除了買書時不糾結,搬家時也可以不用費心的決定哪些書要留或是要搬,所有事情都簡單很多!

看書記錄:剛好看了買的書的快一半

2022 的 147 本電子書中,有印象看完的有 73 本(~50%),完全沒打開過的有 24 本(~16%),有翻過但沒有讀完的則有 50 本(~34%)。這些書未來可能也不一定會想要去看完,有時看看目錄看看前面 1-2 個章節就看不下去也是很 ok 的,因爲一本書只要有得到一個新的觀念就算是值得了,現在也不追求每本書需要從頭到尾看完。

買書類別:非文學類的書籍佔大多數

關於買書的類別,2022 年買最多的比例是關於靈性與生命對話的系列,包括:楊定一博士的全部生命系列、麥克‧辛格的臣服實驗、艾克哈特‧托勒的當下的力量/一個新世界系列、薩古魯談業力、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、…… 等等。喜歡的作者會想要把一整個系列都買下來慢慢閲讀。

我喜歡閲讀的種類通常都是以實用性的非文學類爲主,例如金融理財、個人生產力、寫作、行爲心理學、諮商心理學、子女教養,小説的部分不會主動買,都是靠 99 元的書單推薦隨手買幾本來翻翻。文學小説主要都是靠臉書社團中社員對於本週 99 的評價,如果有「經典」或是「暢銷」就會想要買來讀讀,看過的小説裏面覺得有趣的像是倒數五秒月牙,還有焦慮的人。

2022 閲讀書單簡單推薦

從看過的書裏面,這些事是印象比較深刻,且我有學習到新的觀念或是帶來習慣改變的書單們:

心靈與心理成長:

  • 一個新世界 – 喚醒內在的力量:艾克哈特‧托勒(Eckhart Tolle)也是當下的力量的作者,講解什麽是活在當下、爲什麽要活在當下、還有如何活在當下的分享,看完會覺得人生的煩惱都是自找的,要持續讓自己活在當下,有意識的與「小我」保持距離,不被腦中的念頭占據了自己所有的思考。
  • 象與騎象人:提出關於幸福的 10 個假設,從理解大腦理解事情與思考的方式,到提供實用的行爲與和他人關係互動的建議,以追求人生最大的幸福感,例如冥想、感激的心等等,現在正向心理學常見的建議在這本書都有提出相對應的研究結果。
  • 順應人性:作者提出四層心智的概念,再拆解每一層身體、情緒、大腦和靈性四者的組成與如何優化每一層,每一層都是缺一不可的讓一個人活出完全且有意義的人生。現在我們都太注重在大腦,也就是理智的部分,有時會忘記照顧自己身體健康的重要性,或是感知自己情緒的狀態,與自己靈性的連結。總之要活得像個人,身、心、靈都要照顧好。
  • 人生4千個禮拜:提供一個更實用而具體的方式理解時間,看完會減低對於時間不足的焦慮感,可以用更宏觀的角度看待人生與所謂「擁有」時間。到頭來我們並不擁有時間,也不需要過度强調所謂「及早」完成人生所謂的里程碑,每個當下就是能夠體驗的瞬間。
  • 全部的你(增訂版):楊定一博士在全部生命系列的起頭書,打開了全部生命的觀念與整體的架構,後續的系列書都是建立在這本全部的你所提出的的架構,做更細節的解説或是提出實際聯係的方法。全部生命系列蠻難寫出心得的,還是要自己去閲讀之後會比較有感覺,但全部生命系列算是完全的改變我的對於人生的思考!
  • 創造生命的奇蹟:露易絲.賀(Louise L. Hay)是位自我療癒的先驅,太多人平常會用責駡或是對自己不好的方式跟自己説話,她認爲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愛自己跟對自己有同理心的照顧,只要把自己的内心安放好,人生剩下的事情都可以解決。

工作與生產力:

金融理財:

  • 拿鐵因子:最小又最強的致富習慣從一個簡單的故事講述重要的理財觀念:找出你生活中會「漏財」的因子,可能是每天一杯拿鐵/手搖飲料,重新去檢視自己的花費習慣,進而進行理財的規劃,達成人生長期的夢想或是目標。
  • 做自己的人生財務長(Kobo 好像已經下架這本書了):把自己當作是財務長來規劃一生還有家庭的財務狀況,觀念非常的受用,而且有很多歷史資料來佐證作者的提出的理財建議,從工作的選擇以最大化勞務工作的價值,到建立家庭的現金流與資產負債表,以持續追蹤家庭財務狀況。投資的話就是建議完全被動投資買指數型 ETF,除非能夠有的到資訊不對稱的訊息做 PE/VC 的投資,不然在考量手續費、報酬率、與風險下,完全不建議任何主動投資,很有理財全局觀的一本書!
  • 習慣致富:人生實踐版。也是用簡單的故事,講兩個人/家庭一生中對於金錢重要決定:結婚、度蜜月、買房、小孩教育、工作的選擇、投資與花費的選擇……等,最後讓兩個人走向不同的人生終點,一個是可以提早安心退休,留下大筆的遺產給下一代,另一個人則是因爲龐大的支出,需要一直長時間工作,最後搞壞身體健康,且沒辦法有健全的財務狀況負擔突如其來的生活劇變而近乎破產。例子實在是太生動了,會讓自己反思平日花錢的決定,看完這本書可以用裏面的例子,跟另一半討論花錢與理財的觀念。
  • 金錢解答:你對錢的作為,決定你的人生。簡化人生理財五步驟:不要有負債(尤其是信用卡債)、編列收入與花費預算、減少不必要(想要而非需要)的開銷、提升儲蓄率與主動投資理財、整合賬戶資訊且利用自動化投資扣款,降低理財的摩檫力。看完書之後有立刻把所有網絡銀行的賬號與登入密碼整合到 Notion 上,一次管理手上所有的賬戶,觀念簡單易懂,困難的永遠都是實際去執行。

心理諮商

  •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:用故事講解了一個人/蛤蟆走入諮商的過程,與諮商師每一次諮商的對話,找出自己過去的經驗是如何影響了現在的行爲與反應,最後與自己的内在和解。因爲自己也有在諮商,所以看完的第一個感覺是:「10 次就可以解決人生内心的困難也太神速了!」不過對於諮商有興趣的人,應該可以借由看完這本書提升願意去諮商意願,去嘗試看看諮商。
  •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: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,以及我們的生活。半自傳半小説式的故事,讀起來非常過癮,同時從這個諮商心理師的客戶與她自己接受諮商治療的故事交錯中,理解人生的無常與自我和解。

結語:有機會還是要多記筆記跟寫下心得

可能是因爲從小家庭的成長環境,家中一直以來都有非常多各式各樣的書籍,也養成了閲讀的習慣,甚至會把看書作爲解決工作或是個人生活困擾的一個主要方法,自己也常開玩笑說:「沒有看一本書解決不了的事情,如果不行,那就看兩本吧!」像我這樣的内向者,能夠在家一個人靜靜的看書真的是最好的享受了。

如果說新的一年有什麽可以更進步的地方,就是希望慢慢養成習慣,把看過的書都寫下筆記與心得,讓自己可以持續整合不同的想法,也產生新的洞見!

You may also like

留言